聚進科技讓礦山走進智慧時代
發布時間:2017-8-30 6:17:00
【遼寧日報8月25日報導】 8月23日,記者在遼寧聚進科技有限公司采訪,聽到了兩件新鮮事:一是本月初,在中國礦業科技大會現場,聚進科技依托“43211”理論所作的開發智慧礦山建設平臺報告引起業界專家的高度關注,在場的礦業企業代表紛紛與聚進科技深入對接,欲引進智慧礦山建設平臺; 二是聚進科技智能工廠項目已列入省五個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推薦項目,并上報國家工信部。
一個從弓長嶺區誕生的以開發大型礦業應用軟件為核心產業的科技公司緣何有如此魅力?公司負責人說,致力于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動中國智慧礦山建設發展,就是公司的目標和追求。
如果用一個詞兒來形容遼寧聚進科技有限公司,“執著”是最恰當的。2006年2月28日,遼寧聚進科技有限公司在遼陽弓長嶺區正式成立。11年來,公司矢志不渝、瞄準礦山應用軟件開發,從一個只有幾個人組建的研發團隊壯大到如今100余人的大型應用軟件開發公司,勇立潮頭,創新不止。現在,聚進科技已獲得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稱號,成立了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建立了省中小企業技術服務平臺和三維地理信息平臺,多次參與省市級科研項目,獲得國家軟件產品著作權30余項。
聚進科技集多年礦山管理咨詢及軟件研發經驗,于2017年正式推出的智慧礦山集成平臺,是在整個智慧礦山的大框架下,按照頂層設計,針對采運環節實現智慧化礦山建設。通過智能傳感器和采集終端,實現對采運環節基礎崗位數據的實時采集,通過數學模型自動運算,實現無人指揮無人調度,對礦山卡車、電鏟等生產崗位進行任務的合理分配,智能生產,最終讓生產過程效益最大化,實現降本增效,達到全局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同時,指揮平臺對匯聚上來的大量業務數據,進行自動統計、分析,形成最優調度方案,以減少人為干預,降低人力資源成本投入。
聚進科技11年的潛心研發,始終堅持大思維、大格局,結合哲學思維和系統科學理論,聚進科技創造性地提出了“43211”理論,全面、深入地指導“智慧礦山”“智慧企業”和“智慧城市”的建設。在這一新理念的引領下,聚進科技研發出“三維虛擬采礦系統”“礦山生產集成管理系統”“安全管理系統”“三維設備綜合管理系統平臺”“GPS油耗精密管控平臺”“牙輪鉆精確定位系統”“電鏟自動測量系統”“卡車智能調度系統”等專業技術產品。
按照“43211”理念建成的智慧礦山集成平臺涵蓋了礦山管理的幾大哲學要素,實現了每條數據都按照生產力三要素規則進行采集,使每條數據都有唯一的崗位負責輸入和更新,確保了數據的真實性和唯一性。大數據平臺保證了數據在各個部門和崗位間互聯互通,有序地流轉,在計算機的管控之下,使管理和業務流程緊密結合,生產和管理過程公開透明,企業管理效率極大提高,全面提升了礦山的管理水平,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

新聞鏈接
在“43211”理論中,“4”代表一維時間與三維空間,企業中的任何事物,都存在于這四個維度之中。“3”代表生產力三要素,即勞動者、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只要明確崗位職責,針對每個崗位的生產力三要素進行全面、準確、無遺漏的數據采集,就能夠獲得礦山地上地下的所有數據,并且每條數據都有唯一來源,最終構成以時空地理信息和崗位基礎信息為核心的大數據庫。“2”代表固定流程和變動流程。固定流程指按照企業生產和管理制定的固有的工作流程; 變動流程指突發事件的處理流程或管理人員臨時指派的任務;在流程設計和梳理過程中,結合信息化手段打破傳統管理模式,逐漸完善相關的制度法規,推動管理的簡單化和透明化。第一個“1”代表管控。對流程執行的每個環節通過計算機自動管控,讓數據有序流轉。管控以人為核心,和勞動者的績效緊密結合,讓業務過程高效透明。第二個“1”代表統一的信息化大數據平臺。時間、空間、生產力三要素、流程、管控和服務,最終要搭載在這一平臺上。通過這一平臺,數據在各個崗位和部門間互聯互通,高速地流轉。
通過對人、設備、對象的分析、管理,把整個礦山企業的所有活動劃分到對每一個人的全面管理,即把員工的本身屬性、工作、廠內生活等全部整合,從職工每日入廠簽到,到離開工廠完成一天工作的全部過程進行數字化管理。通過制度進行約束,形成企業對員工全方位的管控,實現透明化生產、扁平化管理、優化生產流程,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進而打造一個生產智能化、管理智慧化的現代化礦山。